春节刚过,就收到某大银行短信:“您名下的信用卡已超过6个月未使用。为保证您的用卡安全,我行近期将其对应账户人民币额度下调至2万元。”在“抢红包”、“免费打车”的一片热闹中,对银行发来最后通牒这么一件严肃的事儿,最认真的反应也只能是“朕知道了”。
也是节后的某个清晨,由于技术原因,余额宝延迟一天支付收益,很多习惯一起床就刷新页面的人没看到头天进账,居然引发一场恐慌。以“宝”们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日益滋生的影响力,足令传统银行暗生“羡慕嫉妒恨”。
北京某媒体通过官方微博发起的一个调查表明,今年春节过后,超过一半的压岁钱都流进了余额宝、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的各种“宝”里。
“宝”们所向披靡,魅力主要源自慷慨的投资回报。令人喜出望外的超高收益率,加上随用随取的超强便利性、一元起存的超低门槛,一出手就秒杀了诸多新老投资品种。
银行当然有理由抱怨这群“闯进瓷器店的公牛”不懂规矩更不守规矩,感慨自己被严厉监管缚住了创新的手脚。但仔细想想,“宝”们用来攻城略地的撒手锏,其实还是银行双手奉上的。
开张初期,“宝”们送给投资者的红包令人目眩神迷,其中肯定有“赔本赚吆喝”的成分。但对于必须时刻算计成本的互联网公司来说,除了将挂钩基金的T+1转化为T+0的垫资,以及为争夺支付渠道的促销,不可能支撑自掏腰包来抬高收益率这种“作死”的玩法。
“宝”们的做法也简单,多是把银行看不上眼的小钱归拢打包,去买挂钩银行协议存款利率的货币基金。
在贷存比指标的严格约束下,吸储能力是银行盈利的命门。圈不来廉价的储蓄,只好到银行间市场去买“高价的钱”,把舍不得给储户的便宜,送给“宝”们依托的各路货币基金。银行手头越紧,发的红包就越大。
可以说,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的“人努力”,加上银行资金面吃紧的“天帮忙”,成就了“宝”们神一般的收益率。某种意义上,“宝”们只是把银行的红包转赠给了自己的投资者。
问题是一向悠然、稳吃息差的银行为什么会资金紧张?一个便于理解的解释是: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背景下,资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、更大的议价权。低利率乃至负利率,以往可以圈住别无选择的储户,而今则是为“宝”们输送客户。
存款搬家是必然的结果。资金“一日游”、员工拉存款是必然的结果。
这群“鲶鱼”动的不仅是低息储蓄的奶酪。资金一进一出之间,银行赖以盈利的模式、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的地盘,已经受到威胁。
先有电商巨头放言:“银行如果不改变,我们就来改变他们”;后有银行大佬回应:“银行是变化的行业,我们不会等待别人来变化我们!”可是正如发声的次序,银行的表现确实慢了半拍。当几家大银行终于咬牙跺脚把存款利率一浮到顶时,“宝”们的收益率已经“破7奔8”了。
阿里理财产品又推出了第二期,此次的关键词是“定期”、“大额”。虽然在有关部门责令下匆忙去掉了“保本保底预期收益若干”的宣传语,但申购爆棚的景象似乎提醒银行,你又有一块奶酪让人惦记上了。
(责任编辑:武晓娟)